經過60多年的發展,中國農民的飲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圖為1租賃製冰機月29日,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共和鎮共和村村民黃羽(左一)與家人一起吃飯。新華
  南方農有巢氏房屋村報訊(記者 黃進) 新中國成立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。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方面,而且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。當然,這種變化也體現在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  南方農村報記者大多是"80後"。作為改革開放後出生的第系統家具一代,"80後"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歲月,而"80後"的父輩,卻已經和屬於他們的時代揖首作別。
  生在新中國,長在紅旗下,奮鬥在改革開婚禮顧問課程放後,這是"80後"父輩經歷的時代。
  生在改革開票貼放後,奮鬥在新世紀,這是"80後"經歷的時代。
  相比父輩,"80後"的成長環境、社會經歷、思想觀念都大為不同,這些不同會表現在工作、生活的各個方面,甚至會導致兩代人的矛盾衝突,但這並不妨礙兩代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。
  即日起,南方農村報推出2014年新春走基層專題報道"日子",記錄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的變化,反映時代的變遷。
  "民以食為天"."吃"從來都是頭等大事。但不同年代,人們吃的東西、吃的方式往往大異其趣。因此,從人們"吃"的變化可以一窺時代的變遷。
  黃楚榮是一位普通農民,1954年生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大蝦尾村,今年恰逢花甲。六十年裡,他碗里的食物以及不同時期對食物的不同偏好在不斷變化,這一變化見證了歷史。
  蟑螂當肉吃
  留在黃楚榮腦海裡的兒時記憶不多,他只知道那時的日子過得很苦,吃集體食堂時,隊里規定小孩每人每天二兩米,這幾乎填不飽肚子。
  最令他難忘的是1960年,當時食物極其匱乏,沒有東西吃,村民便到山上挖野菜、樹根填肚子;後來連這些都被挖光了,便做糠粑(即把米糠篩過後杵碎煮熟)吃。"吃這個能填飽肚子,但很難拉出來。"黃楚榮回憶道。
  那個年代吃的蔬菜也很少,肉類就更少了。集體食堂解散後,一般每年有三個時間可分肉,即插秧、收割、春節,這時集體(即生產隊)會殺一頭豬來改善大家的伙食。彼時,黃楚榮所在的生產隊大約80人,一頭豬約110斤,因此,每逢集體殺豬,每人可分到一斤左右的豬肉。
  由於長期沒有油吃,分肉抓鬮時大家都祈望自己能抓到肥肉多的那塊,分到瘦肉或者豬骨的村民都會抱怨自己倒霉,"有些分到瘦肉或豬骨的人會找分到肥肉的人交換,但一般沒人願意。"儘管這樣,黃楚榮的奶奶也會想盡辦法,用一些富含蛋白質的"食物"——各種昆蟲——來給他改善伙食。"她一看到蟑螂或蚱蜢就抓來,往火上一烤,便喂到我嘴裡。"黃楚榮一邊吐口水一邊說,"那時還小,又經常挨餓,所以我每次都會吃下去,現在想起來都噁心。
  由於土改時父親被劃為"地主"成分,加上家中兄弟姐妹多,"文革"期間,黃楚榮的生活更加艱苦,"吃得最多的就是紅薯、南瓜稀飯,而且從來沒吃飽過"。吃肉吃到膩在黃楚榮的印象里,吃不飽的狀況一直到1979年才發生轉變。這一年,黃楚榮父親的"地主"成分被改變,同時,黃楚榮所在的鎮開始分田"單干",他與同村幾個村民一起到當時的郴縣建築材料公司拉板車,幫人運建築材料。
  在這裡,黃楚榮第一次暢快地吃到了豬肉——一元錢一大碗的粉蒸肉,飯隨意吃。黃楚榮那時一頓能吃一斤大米飯。不過,菜的品種依然不多,肉類也僅限於豬肉等,雞鴨都比較少,更不用說牛羊肉或者野味了。"那時工作很辛苦,但吃得真不錯,至少可以吃飽了。"如今回想起來,黃楚榮還覺得那時的伙食好。
  1986年,拉了幾年板車後,黃楚榮回家務農,還兼職做屠夫賣豬肉。這時的黃楚榮,有了自留地種出的穀物和蔬菜,有了一點閑錢,能偶爾買自己想吃的東西,飲食"不知好了多少倍"。因為經常有賣剩的豬肉,一段時間後,黃楚榮吃豬肉已經吃膩了,"雖然不是上等的豬肉,有些甚至不是自己喜歡吃的,但覺得扔了可惜,就拿回來吃了。" 1995年,黃楚榮做起了屠宰牛、羊、狗擺攤賣肉的生意。那時,黃楚榮家的餐桌上除了蔬菜外,又經常多了一道牛、羊、狗肉做成的菜餚。"牛肉和羊肉我最喜歡,那段時間,吃得最多的肉類也是牛、羊肉。"黃楚榮回憶道。
  要吃得健康
  由於嫌做屠夫要經常熬夜,2003年,黃楚榮改行做建築工人。這時,他的食物與做屠夫時差別不大。不同的是,他不用每天吃賣剩的肉,而是買自己喜歡的。
  如今,黃楚榮家的餐桌上天天有肉是肯定的。他說每餐至少三個菜,一般為兩素一葷,葷少不是因為買不起,而是吃膩了油葷;加上喜歡喝點酒,還有各種各樣的零食,黃楚榮的飯量也大大減少,"(當年的)一頓(能吃)一斤米飯,現在想起來挺好笑的。"如今,為了千金難買的健康,黃楚榮也像其他村民一樣追求延年益壽的健康生活方式,不斷尋覓綠色食品。"以前,病死的牲畜也捨不得丟棄,要熏幹了吃。現在,想都不敢想。"如今,黃楚容經常吃自己種的蔬菜,自產菜儘量少用農藥、化肥;此外,他還偶爾去山裡挖野菜,找點健康食物。"現在野菜野味賣得很貴,去年臘月二十七,有個村民抓了一隻野生竹鼠,120元/斤,被搶著買了。"黃楚榮說道。
  也有例外的。儘管專家說紅薯、南瓜營養豐富,是很好的綠色食品,但黃楚榮仍不願再吃。"可能是小時候吃了太多紅薯、南瓜的緣故吧,現在看見它們,就沒胃口。"黃楚榮笑道。
  想起孩提時的情景,看著邊吃飯邊玩耍的孫子,黃楚榮感慨萬千:"現在的孩子趕上了好時代,吃的東西豐富多了。他們不珍惜,還挑食。"
(原標題:80後記者回家過年聽父輩憶往事 蟑螂蚱蜢當肉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n15dnhh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